黄质夫

黄质夫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黄质夫 (1896年-1963年),江苏仪征人。名同义、字质夫。中国乡村教育先驱之一。
1920年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南京高师1921年改建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名国立中央大学 |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农科毕业后,即投身于乡村师范教育事业。创办主持江苏界首、南京栖霞、浙江湘湖和国立贵州师范学校,前后长达20余年。
黄质夫一生怀抱“救百万村寨的穷,化万万农工的愚,争整个民族的脸”的理想,决心培养大批“既有知识又能实干的乡村教师”。他主持乡村师范时把愿意从事生产劳动和吃苦作为入学条件,厉行劳动建校,自力更生,勤俭办学,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去做灌输农民知识的教师,改进农民生活的导师,发展乡村社会事业的领袖。
黄质夫力倡“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乡村学校化,学校乡村化”的主张,努力使学校所在地成为“野无旷土、村无游民、人无不学、事无不举”的理想社会。黄质夫学识渊博,思想敏锐,处处以身作则,赤脚下地干活,性格刚强耿直,办事雷厉风行。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农学家,视成名成家,升官发财为粪土,甘心到最艰苦的地区教育农民子弟,在贵州大力开发边疆少数民族教育,虽常处逆境,始终不改初衷,诚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近十多年由江苏省文史委员会、贵州教育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黄质夫教育文选》、《乡村教育先驱黄质夫》、《黄质夫乡村教育思想研究》、《国立贵州师范文选》等著作、论文集。以纪念和肯定了这位被尘封的乡村教育家的业绩。
                         陶行知最早的追随者、乡村教育的先驱黄质夫
  20世纪20年代去除茅塞,开创我国乡村教育事业的民间先知先行者中,黄质夫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求学时他选择了师范专业农学系,大学毕业择业时选择了乡村师范,在乡村师范学校中又选择了边疆师范,又把位于省城郊区的边疆师范迁往边远山区(距省城400多公里)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不仅深入了边疆,而且创造了乡村教育的新理。但黄质夫的名字在我国出版的教育学辞典中却找不到。
  黄质夫先生,1896年3月6日生于江苏省仪征市长江边上的十二圩,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东南大学)求学时,接受了恩师陶行知:“余今生之惟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的生活教育理论。黄质夫是陶行知最早的追随者之一。1924年东南大学毕业后不久,即到苏北高邮县界首镇创办界首乡村师范学校,这是全国率先创办的第一批乡村师范中的一所,也是较为出色的一所,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乡村师范概要》一书多处介绍界首乡师的办学成就和办学经验。从此开始了他献身乡村师范教育事业的生涯。1927年夏,黄质夫调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南京中学乡村师范科主任(校址和晓庄师范同在南京栖霞区),继续探索乡村教育的新路。1930年由于晓庄师范被查封,波及黄质夫,黄质夫被迫辞职。黄质夫仍不改初衷,继续实践陶行知乡村教育模式。1931年8月,辞去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推广处主任的职务,应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张道藩的聘请担任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校长。黄先生在这里只有近8个月时间,他增建新校舍,选聘新教师,增设简师班,增收近百名新生。1932年初,黄质夫又回到栖霞乡村师范学校继续担任校长,自此,又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了五年多。1937年11月中旬,日军逼近南京,栖霞乡师仍坚持开学授业,下旬才停课疏散师生,是苏南最后疏散的一所学校。黄质夫主动留校看守校产,直至日军向南京发动进攻的前7天,即12月1日,黄质夫才离开学校踏上流亡的道路。“七七事变”后,全国的乡村教育运动基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晏阳初
·下一篇文章:夏丏尊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9j1.cn/news/jiayu/0852901848103.htm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