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育者以新的思考

给教育者以新的思考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刘长铭

一个偶然的、有趣的误解,使我连续读了蒋佩蓉女士的两本书。一本是已经出版的《佩蓉谈商务礼仪》,一本就是本书。如果说前一本书将我深深吸引的话,那么在读本书时,我完全被陷入其中,书中有趣的案例以及佩蓉女士个人的故事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由此产生的共鸣久久不能平息。

鉴于书中两处提到我和北京四中,所以我有必要道明原委。去年10月,佩蓉女士来到北京四中,我们就一些教育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最具共识的一点,就是对教育的功利化倾向的担忧——确切地说,是鄙视。几个月后,她寄来了《佩蓉谈商务礼仪》一书,并说希望我写篇序言。我当时有些不解,因为该书已经出版。书的内容与其说是谈商务礼仪,倒不如说是佩蓉女士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拿出来与读者分享,引导人们去获得一种优雅的工作与生活的方式。我将这个想法用电话与她沟通。“您是说《下一代的竞争力》吗?还没有出版呀!”这时我才突然明白是我搞错了,于是我开始读这一本。这两本书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读起来有相得益彰之效,可以说我是第一个能够理解这种联系的读者。

经历过生活的曲折起伏、接受过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良好教育、并积累了做母亲的经验,佩蓉女士自然对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作为MIT的面试官,她接触过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成绩优异的学生,所以,对价值观的讨论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主线。在我看来,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对成功的理解。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成功是以那些显性的东西为标志的:财富、地位、名望等,其实,从生命的意义上讲,成功乃是获得幸福的感受,这往往与财富、地位、名望的取得不完全一致,常常也与职业无关。而幸福又是什么呢?我想借用本书的观点来进行诠释,幸福就是从“经过审视的生活”中获得满足:一位世界著名钢铁公司的总裁在38岁的盛年辞掉主席的职务去当大提琴演奏手;一位才华洋溢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中途放弃其研究科学的硕士计划,却致力于帮助最贫困的印度乡村女性获得教育机会,这些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而她却“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以满足的一笑,说:‘现在我做的就是我生来该做的。’”他们都是从经过自己审视的生活中得到了满足,因而获得了幸福。但是,对于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来说,这种幸福他能够理解吗?相反,那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单,掌握了许多种技能,当问到未来和希望时却显得“一脸茫然,神情紧张”年轻人,尽管她的成绩足以保送上最好的大学,但我怀疑她或他是否真正有过对幸福的理解和体验。面对这样的场景,我完全能够理解佩蓉女士发自心底的感叹:“毫无羡慕之心,只剩下同情惋惜。拥有如此优秀的学习潜能,却不知道引导这种潜能去往何处,这实在太可惜了!拥有如此之多的知识,却几乎毫无自知,这实在太遗憾了!拥有如此高的成绩,却完全不懂得其他东西,这实在太不幸了!”如果这种现象还较为普遍的话,这就不能不使我们对今天的教育产生担忧。

佩蓉女士关于时间、休息、激情、深度、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论述,值得包括父母在内的每一个教育者思考,因为这与我们的许多传统观念相悖。这里涉及到了价值观的差异。差异在哪里?我认为在眼光。做事情不能没有目标,但目标锁定在那里,这就是眼光或价值观的问题。我常听家长这样说,要是我的孩子不能考进某某学校,这辈子就完了!我们的孩子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每当听到这话,我就想到马拉松比赛的场景。在这场决心与持久力的较量中,起跑的先后其实并不重要,而我们却总希望孩子能通过“抢跑”而领先——孩子上幼儿园时就学小学的知识、上小学时学初中知识、上初中时学高中知识,而进入大学后又不得不去培养本应在幼年时养成的习惯,如此错位的循环。我们的中学生成绩如此优秀,是因为我们将目标锁定在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为什么国内著名的大学喜欢杨振宁而不是钱学森?
·下一篇文章:建立学习型校园迫在眉睫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9j1.cn/news/wenhua/1015123519087.htm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