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殇,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来源:学习力教育智库 文章作者:佚名
十三亿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百多年来包括建国六十多年还未有过一个诺贝尔奖,这足以让国人在世界抬不起头来。 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临终前的病榻上,握着前来探望他的温总理的手说:“为什么中国的教育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殷殷期待溢于言表。 国人对教育的“重视”,世人有目共睹,很多的父母还在十月怀胎的时候,就开始“胎教”,幼儿园一开始就不但要学拼音学汉语,还要学英语,甚至双语教学,我们中小学生的书包是世界上最沉重的。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号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我们终究输在了“终点线”上。“辛勤”的付出与悲惨的回报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显然,我们的教育是出了问题。我们的学校教育要的是整齐划一,循规蹈矩。每个班都是四五十到六七十人,学生根本没有表达观点的机会,而且教师在备课时都预设好答案,上课时一律引导学生的思维和自己一致,错了在一旁听讲,直到有学生答对了就非常满意点头甚至竖起大拇指曰:“太棒了!”考试也要求标准答案,否则格杀勿论。 反观欧美很多国家的教育,他们班级大多数是小班化的,二十五至三十五人之间。这使他们有了表达自己想法的时间,而他们的老师也能够给他们充分表达思想的空间。他们的教育理念是:没有观点的绝对的对与错,只有观点的不同;只有说大多数人认为这样,而不完全否定个别人的不同想法,只要你能自圆其说即可。所以他们能够让孩子们尽情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无限地拓展他们思维的空间,这也最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他们的教育是真正的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不在于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有了能力何愁不会有知识,不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呢。 是啊,我们俗话也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人金子不如教人点金术”,“给人猎物不如教人狩猎技术”都是同等的道理。然而我们在教育中却不能真正践行这些真理。我们都在强调学生应该记住多少知识,应该掌握什么应试技巧,我们都以应试教育为准绳,围绕着升学率的指挥棒在转。我们把学生培养成记忆知识的“书柜”,变成如何应试的“机器”。学生又如何能够创造,又怎么能够具备创新能力呢。“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是当前中国教育之怪现状的真实写照。 我们的高层到普通的有识之士都探讨过这个问题,但改革的进程依旧举步维艰。上面提素质教育几十年了,底下依旧风平浪静。泱泱大国有如胖子,他的前行是如何的步履蹒跚。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整体社会氛围,不看升学率社会怎么评价你办学的好与坏,素质教育要如何具体操作和公正评价呢又是一个难题;而很多家长又认为孩子考不上“好的”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孩子以后的前途怎么办,按他们说的没有一口饭吃怎么办。(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以至于我们的学校的教育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能力为最终目标,学生要不停地记忆知识,而且必须是标准的;老师也以此为目的教学,搞题海战术,搞满堂灌生怕学生漏掉一点知识考不好怎么办;家长也要求孩子一切听学校和老师的,甚至在学校的作业和辅导材料之外,还去买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辅导书,假期还要去上各类的“培训班”“补习班”,唯恐他比别人落下一小步。他们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虎妈式”教育是他们极力推崇的。所以我们孩子接受的知识都比国外同龄人早一二年甚至好多年,我们在国际各类的奥赛上总能拿到很多的金牌和金牌总数第一,而一到评诺贝尔奖国人就销声匿迹了。 我们教育的后果,君不见学生殴打老师的,孩子打骂父母的情况时常不绝于耳,甚至弑师弑母的惨剧也时有耳闻。据报一所中学高考后,学生撕碎课本试卷的纸片像雪花一样铺满了校园的操场,我不明白他们对给自己带来所谓前途的书籍会如此恨之入骨,只能用这种方式发泄心中深埋的积怨才能获得足够的安慰和快感。扪心自问,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而走出国门的国人我也不敢苟同,他们习惯的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如厕不冲水,公共场合插队、大声喧哗不一而足,国人素质之“高”,令外国人甚至华人也都不敢恭维。我们含辛茹苦十几年培养出的国民素养就如此这般,我也实在欣慰不起来啊。 很多外国人嘲笑中国是“山寨”大国,假冒伪劣可谓无孔不入。国外刚推出的几千元的手机,国内没几天就仿制出来了,价格只需几百块,便宜的很。对于普通的百姓有一时的好处,但对一个民族的未来那就不得而知了。仿制还能容忍的话,可是在假冒之余,还加入各种有毒物质什么“苏丹红”啦,“三聚氰胺”啦,“皮革奶”,“瘦肉精”,“牛肉膏”……甚至有假种子使辛勤劳作一年的农民绝收的,毫无疗效的假药使病人致死的等等。看来国人的“创造力”可谓不低,应该说是登峰造极,但于国于民有百害而无一利。现在俄罗斯买武器给中国可害怕了,苏27卖给你,没几年就弄出个歼10来,苏30卖给你,没几年就弄出个歼11来,以至于现在很多战略武器不敢卖给中国了,如战略轰炸机图22、图95、更不要说海盗旗160了。而印度就没有这种山寨能力,很多国家把武器卖给他几年甚至一二十年,他也鼓捣不出个什么东东来,故而很多西方国家都较放心把武器卖给他。 其实这种“山寨”能力、假冒能力跟我们的教育是相当吻合的。我们强调学生的学习他人,亦即模仿他人的能力,在一开始就被灌输被强化,被要求千篇一律去学他人的而不强调自身的创造,以至于到长大后这种复制仿制能力就达到极高的“造诣”,而真正创新能力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还可以从其他地方得到印证,现代高科技领域几乎没有一项是我国原创的,从天上的飞机,最早是美国的;外太空的载人航天最早是前苏联的;载人登月最早是美国的阿波罗;陆上的火车最早是英国的,高铁是日德法等国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最早是美国的;原子领域的原子弹最早是来自美国的;海上的航母最早是英国,美国后来加以光大并运用到极致;潜水船最早来自意大利荷兰后到美国……中国在这些领域加以追赶,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好几个领域成为前几位的国家。这也说明我们的优秀科学人才有,但顶尖的科学巨匠没有。中国人的诺贝尔奖之路还要走多远? 我们很多在世界有影响力的科技成就,都是在唐宋之前,这跟唐朝兴盛起来的科举制度是不无关系的,“八股取士”、“学而优则仕”读书人死记书本知识,只是为了取士做官,一直到现在的家长为孩子的将来“有一口饭吃”是一脉相承的。他们一样都不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为最终目标。这也就说明了唐宋之前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冶铜术、冶铁术等高科技成就,到后来就越来越悄无声息了,也就是说这个民族的创新能力越来越枯竭了。 我就奇怪了,中国的孩子被担心没一口饭吃,而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教育,就不担忧没饭吃,而且照样吃得很好。他们孩子的童年是幸福的快乐的,我们的孩子是沉甸甸的书包和繁多沉重的课业负担。有时想想,生活在中国的孩子够悲惨的够可怜的了,而出生在这个民族也是够悲哀的了。还是引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其实就是在救我们的未来,对中国的教育,我们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呐。 想到前途茫茫,但希望还是在的,改革也是必定的,没有变革就没有未来。大多数人都知道需要进行改革但是没有几个人能付诸行动。一位大学的校长曾经形象的说过:“我们的教育就像大家都坐在一列奔驰的误入歧途的火车上,谁也不想下来,谁也不敢下来。”自古以来改革或多或少都要付出代价,君记否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最终统一六国,而商鞅最后自己被车裂而死;还有宋代王安石,清朝的“戊戌六君子”……诚然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人类是血战前行的历史,所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往往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腐朽没落的清王朝不思进取,外国人用枪炮打醒了他其实并未真醒,或者说用刺刀逼着你快走,一个民族用了几千万个鲜活的生命换来了国家社会的些许进步,多么惨痛的代价啊!是该我们自己努力奔跑向前了,不能再让人来打你逼你才前行。 按前面所说,欧美等西方的教育以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为主,而我们常用统一的标准答案把学生的思维框了起来,也就把每个人的创造力给束缚起来了。他们是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所以欧洲很多几千万甚至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也有好几个几十个诺贝尔奖。美国诺贝尔奖有一百多个,占世界百分之四十几,我们近邻日本也有二十几个,而他们的人口只有我们的四五六分之一。如果我们教育方法教育制度再不变革,我们人口再多多少个亿,也比不上他们甚至几百万人口一个小国,我们还是不会出现一个诺贝尔奖。中国人的智商并不低,我想若是我们能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十三亿人他的能量是无可限量的。美哉,我亲爱的祖国;壮哉,我前途无量的祖国! 我们依然还要前行,民族存亡,匹夫有责,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拯救民族的一份重任。一个民族没有了创造力那她就无法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青春的灵魂所在,是推动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而永恒的动力源泉!对于我深爱的民族,生我养我的祖国,我不绝望,我只是在内心深切呼唤,救救教育,救救我华夏救救我的民族,救救我们的孩子!
·上一篇文章:中国教育之殇
·下一篇文章:评论:女硕士捂死亲生女 全社会都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