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变化和不安全感的时代,帮孩子找到内心平静
来源:中国中小学教育网 文章作者:佚名
本文在Facebook上有超过十万的赞,因为它简单地指出了现在的青少年,在物质日益丰富的同时,生活中有更多不安全感、焦虑和孤独。作为家长,应该帮助他们把握哪些人生最基本的问题,才能帮他们找到内心的平静? 你知道吗?22%家境良好的女孩被诊断为过分焦虑。 根据社会科学家们的描述,现在的高中生们被描述为“自信、接受改变、会为人处世”。我同意这种看法。科技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使得他们的能力超过了之前的所有世代。他们为底层人民服务;为环境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对我们大家都意义非凡。 在他们表现得如此充满活力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不安全感、焦虑和绝望也是前所未有的。 前任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姆在他的一本著作中这样提到这一代人:“调查研究发现,近年年轻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能力已经降至最低点。百分之五十的高小学生都说他们时常感觉没有希望;三分之一承认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因为焦虑而完全没法集中精力……他们承受了过分的压力、恐惧和孤独。” 这并不是唯一的声音,在青少年专家玛德琳的一本著作中同样提到了这一点:“来自家教良好家庭的孩子往往承受着更高水平的焦虑、孤独和绝望。他们常常对身边的事物感到不满,并总是抱怨。”名校教师也同意这一观点。斯坦福大学教师撰文写到:“为了心理问题而纠结的学生越来越多。” 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一代青年人日益上升的焦虑感主要源于他们单一的人生目标:进入优秀的大学,为日后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增加砝码。他们做事的动力不再是好奇或社会责任心,而是学校招生办或是未来雇主的喜好:得到一个高分不再意味着有所学,而是意味着比同龄人要更加出色;参加公益活动不是因为想给社会带来正面效益,而是因为它写在简历上好看;学习音乐不是为了陶冶情操,而是因为那会显得更聪明。 这种固化的价值观让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努力毫无价值——因为他们没有获得和预期相符的回报。他们对自己的位置和生活的意义毫无概念,往往把珍贵的时间用于满足大多数人的期许。 玛德琳不无沮丧地写下:“大多数我们在孩子童年时所教导的价值观都被遗忘了:有责任心、追寻自由……当这些都不能鼓舞他们,使他们感到激动的时候,他们必然会感到迷茫,进而产生心理问题——这绝不会产生未来‘领袖’。”因此,她主张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强调为了自己的喜好而努力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新一代的年轻人才会知道内在比外表重要,耕耘比收获美好。 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快乐源于健康、坚持的信念、有意义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需要给孩子减压,停止那些无休止的问题:你得到了什么成绩?你表现怎样?而是要问以下三个问题: 我们怎样把握自己? 我们生活的方向在哪里? 我们如何到达那里? 第一个问题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是使我们和世界上其他人区分开来的东西。我们应该由我们的勤奋、聪慧、正能量、有责任心等等而定义,而不是世俗概念的穿着、购物、社交圈……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用和别人去比。当专注于错误的事情上时,这就是南辕北辙。 第二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其帮助我们发现什么使自己充实和幸福。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passion——对一件事情的激情。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就不会过分在意薪水。我们都知道,所有成功都需要不懈地努力。让我们把努力花在那些我们愿意和喜欢努力的方向上。 第三个问题是最重要的,它决定了我们的实践。孩子们考试作弊,是因为他们觉得分数比知识更加重要。他们害怕失败,所以避重就轻。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梳理途径,了解努力过程中的收获。回答第三个问题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大局观,知道什么从根本上是正确的。 回到我们一开始的话题:现在的年轻人有美妙的环境,关注着重要的事情。但他们中的很多人没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在于社会,另一部分在于家庭。让我们从这三个重要的问题开始,从小指引他们找到对自己最为重要的东西,慢慢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最终获得独一无二的成功和幸福。 文章转载自“东西方教育”
·上一篇文章:为了教育孩子的实验
·下一篇文章:开学第一课——父母必须教给孩子的六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