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励志人生:打拼四年坐拥千万身家(图)
来源:武汉晚报 文章作者:屈建成
编者按:自我市出台《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若干意见》(即“黄金十条”)以来,在汉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响应、认真落实,纷纷出台各项奖励措施,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科技创富典型。本报从今天起开辟专栏,报道他们的科技创富故事,和晚报的读者一起分享他们在科技创富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成功喜悦。 首次创业: 学校免费给间办公室 经历两次创业,成功研发手机移动办公软件,25岁的武大博士生曹祺如今已拥有2000万身家。 初春的武大校园,还有丝丝寒意。中午12点下课的曹祺,出现在记者面前。相比其他同学,这位戴着厚厚眼镜的年轻人,完全没有学生的青涩,头上依稀已有了不少白发。 2006年,18岁的曹祺从湖北松滋县考入武大,读的是国际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大二时,曹祺参加了一项全国大学生软件类科技竞赛,他关于搜索引擎的作品,引起评委和同行的关注。曹祺敏锐地从中嗅出巨大的商机。于是,他借了3万元钱,和7名同学一起开始了创业的第一次试水,那是2008年的5月。学校对他们很是支持,专门给了他们一间办公室,尽管不大,但是免费的。这让这几名同学很受鼓舞。曹祺给他们的工资每月只有200元。投入的3万元钱,大部分都用来买了办公设备,紧巴巴的他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用。 学校宿舍夜里都会停电,曹祺只好把宿舍“搬”到办公室,因为他要经常加班熬夜写程序。一张床,一条毯,累极了就找份报纸,把脸一盖就蒙头大睡。武汉的夏天让人热得难受,他只好花100元租了一台空调。 但这些丝毫不影响这些干劲十足的大学生们。曹祺至今还记得,7月的一天,他和龚文茂等4名同学一起编写一个程序。从下午他们一直忙到了第二天凌晨四五点才写完。这时,曹祺才想起来,大伙都还没吃饭。于是,兴奋而有些愧疚的他带着同样眼睛布满血丝的大伙,跑到劝业场吃烧烤。 但是,坚持了5个月后,首次创业因各种原因失败了。 失败后的曹祺没有气馁。他一头扎进了自己的专业领域:移动办公,并取得一定突破。2010年,得到资助的曹祺再次启动他的创业计划,成立武汉橄榄无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成功移动办公软件,让手机用户在手机上也能使用Word、Excel及PPT。 作为创始人的曹祺这次没有担任CEO,而是担任了首席技术官,这是他的专长,也是他初次创业时的教训。因为许多同事都是同学,管理起来会有些棘手。为此,曹祺花重金聘请了一位CEO,自己只负责技术方面的事。 很快,公司的移动办公软件大受欢迎,风投也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第一轮融资,投资人考察了他们两个星期;第二轮,他们只花了四个小时吃了一顿饭;第三轮的时间更短,仅用了一个下午。 曹祺的公司也引起腾讯和奇虎的注意。2011年,两大公司愿意以数千万元收购,被他婉拒。如今,又有一家大的风投正在考察,如果顺利的话,此次融资额度接近千万美元。 现在,他的公司已入驻位于光谷的武大科技园,科技园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包括人才引进,减免房租等等。 据统计,公司开发的移动办公软件下载量十分可观,最新统计显示,他公司的移动办公软件下载量在国内同行中排前三。如今曹祺的公司市值亿元以上,他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拥有2000万身家。 成功后的曹祺,淡定而谦虚。如今的他,丝毫看不出有一点点千万富翁的“样子”:还是像以前一样不修边幅,衣着朴素,几乎没有什么业余活动,每天忙于公司、教室和图书馆。他甚至连车都没有买,有事就出门打的。目前,他正在武大攻读博士学位。本科和硕士读的都是计算机专业,博士他读的是管理学,他希望学到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 (记者屈建成 通讯员吴江龙)
图为曹祺
·上一篇文章:如何在人群中发现优秀的人
·下一篇文章:点滴生活 感受幸福
相关内容
佚名 |
魏书生 |
佚名 |
周海宏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