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艺术大师吴冠中:中西融合集大成者

追忆艺术大师吴冠中:中西融合集大成者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吴冠中先生去世,在北京幸福中路的一处画室里,袁运甫手握报纸泣不成声。1964年,中央美术学院被合并到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袁运甫和吴冠中正式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就在几天前,因肺癌住院的吴冠中还打电话给袁运甫说:“我身体很好,你放心。”

    在袁运甫看来,吴冠中是一位单纯的“大师”,甚至有时候还有些孩子气。他对记者讲述起了两人一起共患难的那段岁月。

    强调改革提倡中西结合

    1950年,吴冠中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成回国,就任中央美术学院,但当时全国美术学院太多,中央于是在1964年决定把中央美术学院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对美术界形成合力。

    当时,国内顶尖级画家几乎全部都来到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其中包括张仃、周大年、魏文峰等人,吴冠中在学院和魏文峰共同担任绘画系色彩学教授,袁运甫是该系主任。

    作为留法归国艺术家,吴冠中开始在学校倡导画派改革,强调不要一味地学习西方,而是应尊重民俗传统,去寻找自己最喜欢的风格和题材,不要盲目崇拜权威画家而迷失自我。

    就在几个月前,当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拜访吴冠中时,他依然动情地阐述中国国画应该具有民族责任感,但光谈国内还不够,还要有更宽阔的视野,画作更是国际遗产,改革就要和时代一起往前走。

    “可以说,吴冠中开创了学院‘写生’的局面,他提倡画作要中西结合,到生活里去,不应该跟风。当时学院的经费比较宽裕,只要画家申请去哪写生,学院肯定给予支持,吴冠中当时最喜欢去的地方时江浙一带。”袁运甫说。

    在当时的工艺美院,受到院长张仃“兼容并蓄”思想的影响,出现了短期的百花争鸣局面,画家们都不定期地开办个展,互相学习。70年代初,吴冠中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开办了他人生的第一个个展,当时著名画家吴作人等到场参观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三个月绘制《长江万里图》

    1973年,在周总理的批示下,王府井的北京饭店需要一副代表性的壁画图,需要国内顶尖画家进行创作。接到周总理的指示后,袁运甫、吴冠中、黄永玉、周大年四人在于万里和郭沫若等人的商议下,决定绘制的主题为长江沿线,定名为《长江万里图》。万里给这个小组提供了1000元的经费,并告诉他们:“时间你们自己掌握,画好了再回来。”这一去就是三个月。

    时隔多年,袁运甫仍对吴冠中的刻苦作画记忆犹新。“不管到哪去,吴冠中从来都不抱怨住的不好吃的不好,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他有一个习惯,不画完绝对不吃晚饭。”袁运甫说,曾经有一天在太湖边看到了一群白鹅戏水,画面很漂亮,吴冠中就说他不走了,不画完不吃饭,然而就是这幅画,在他的个展上频繁出现。

    在乌镇茅盾故居,吴冠中还坚持住在山上一个大车店里,当时晚上跳蚤、臭虫乱爬,可就是为了能俯视茅盾故居。这一段回忆,在袁运甫的记忆里却很幸福。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画家耗时六年画2010只金虎长卷
·下一篇文章:中国文化遗产油画创作大展北京启动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9j1.cn/news/artnews/10720262797IA3FBKEA23BB4939AK.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