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在国家网信办执法局指导下,“亮剑浦江·消费领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6月中旬启动后,上海市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商务委等相关部门重点聚焦餐饮行业普遍存在的过度收集、频繁诱导甚至强制索取消费者非必要个人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通过征集举报线索、现场执法、约谈指导、教育培训、合规指引、“回头看”检查、媒体监督等多种方式,推动本市主要餐饮企业不断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全面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
在集中整治阶段,市区两级网信部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统一行动、集中攻坚,针对各区主要商圈、主要路段,重点检查咖啡店、奶茶店、火锅店、快餐店、烧烤店等各类餐饮经营者2187户。同时根据消费者喜好,对各细分领域主要餐饮连锁企业的点餐小程序开展重点检测,对巡查发现、网民举报等各类问题线索开展全面核查并指导企业整改,约谈相关餐饮经营者45户,目前问题线索涉及到的35000余家全国连锁餐饮门店已完成整改。期间,上海市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还对部分收集存储消费者个人信息数量较大的餐饮企业开展了网络安全检查和问题整改“回头看”检查,进一步督促指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篡改和丢失等安全隐患。
在前期组织开展连锁餐饮企业个人信息保护普法培训的基础上,上海市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和市商务委支持上海市消保委会同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制定发布《上海市网络点餐服务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指引》(详见附件),针对网络点餐不同场景下餐饮经营者收集、使用、保管消费者个人信息等提出了具体的合规要求和操作准则,以切实提升餐饮行业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为了更好地帮助消费者在扫码点餐时加强个人信息防护,上海市网信办提出以下“六不”建议,希望社会公众共同提高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意识,同时也对相关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线索举报。
01
隐私政策不告知不继续
消费者第一次使用扫码点餐服务,扫描二维码后跳转到小程序页面点餐,但小程序并没有通过弹窗等显著方式向消费者告知隐私政策;或者在下单、登录等页面默认勾选隐私政策,默认允许向餐饮企业提供个人信息。消费者可以选择线下点单方式,或在后续扫码点餐服务中尽量避免提供个人信息。
02
非必要个人信息不提供
消费者在到店点餐过程中(包括排队取号、每次加菜等环节)或买单页面,小程序要求或诱导消费者填写与餐饮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生日、性别、手机号码、家庭住址、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消费者对商家索取与餐饮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要警惕。
03
一键登录要号码不允许
消费者扫码点单后出现“微信手机号一键登录”获取手机号、“微信一键登录”获取昵称和头像等弹窗提示,或者买单时要求提供手机号。消费者可以选择“拒绝”或“取消”按钮不提供。
04
诱导给精准定位不同意
消费者扫码点单后,小程序以便利消费者选择附近门店等为由,申请位置权限以获取精准位置信息。消费者可以选择使用门店搜索功能完成下单。
05
“被”会员诱关注不冲动
消费者扫码点单后,小程序以优化服务体验、提供会员折扣等名义,反复出现弹窗申请,诱导消费者授权精准位置或手机号等个人信息,或者诱导消费者关注企业公众号。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选择服务的需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
06
定向推营销广告不接受
消费者扫码点单后,小程序以提供便利、推送促销信息等名义,诱导消费者同意接受定向推送的广告营销信息。消费者可以拒绝或者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同意,事先了解此类营销广告信息退订方式。
下一阶段,上海市网信办将会同市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继续深挖违法线索,加强监督指导,推动餐饮经营者规范提供网络点餐服务,切实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主体责任。同时根据“亮剑浦江”专项行动部署安排,主办单位还将围绕停车扫码、少儿学习培训、网络理财小贷、房产中介、租借充电器、商超购物、汽车4S店等消费场景,针对个人信息“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等问题开展综合整治和专项执法。欢迎广大网民积极参与,通过以下渠道据实提供线索。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址:
邮箱:shjbzx@126.com
电话:12345、12315
【附件】
上海市网络点餐服务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 2007 9j1.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