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教育 > 中华文脉

白山松水慰英灵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1933年10月,赵尚志领导创建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并任队长。此后相继担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民众反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等职。他率领数万抗联将士,浴血奋战在小兴安岭山麓、松花江畔40余县的广大地区,声威显赫,令敌胆寒,打得日本侵略者发出“小小满洲国,大大赵尚志”的哀叹。

  1942年2月12日凌晨,赵尚志被化装的特务刘德山诱骗,率抗联小分队袭击汤原县梧桐河伪警察分所。在行进途中,特务乘机向赵尚志开枪射击,赵尚志腹部受伤,为国壮烈捐躯,时年34岁。赵尚志牺牲后,他的遗体被转运到佳木斯伪三江省警务厅,凶狠残暴的敌人锯下赵尚志的头颅,将遗体投入松花江冰窟中,又将装在木匣中的赵尚志头颅运往长春伪治安部警务司内部巡展,之后下落不明。

  2004年6月1日,沈阳军区政治部作家、编剧姜宝才从长春般若寺得到线索:寺庙后院改造施工时挖出一颗无名颅骨,后被释果慈师父送至市郊净月潭山上埋葬。基于颅骨出土情况和日本战犯东城政雄提供的线索,姜宝才判定这极有可能是赵尚志的颅骨,他将这个消息告知李敏等抗联老战士与赵尚志的亲属。6月2日,姜宝才与李敏等相关人员会合,在释果慈师父引领下来到净月潭山上一片松林中,找到了颅骨的暂厝地,后将颅骨起出带回哈尔滨,并联系相关专家进行鉴定检验。

  12月3日,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检验报告出来,检验结果与档案资料所记载的赵尚志烈士体质特征相符。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又运用“颅像重合”、现代科学技术对所提供的颅骨和赵尚志的两张照片进行鉴定,颅骨与照片符合同一人条件,最终确认在长春般若寺出土的这颗颅骨确系赵尚志将军颅骨,此时距赵尚志将军殉国已过去整整62年。2008年10月,赵尚志的遗首安葬于其出生地辽宁省朝阳县“赵尚志烈士陵园”,英雄终于魂归故里。

  白山松水 永祭英灵

  赵尚志遗首在长春被发现后,社会各界始终热心关注赵尚志在长春的革命历程和其遗首发现的过程,不断进行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史实的研究确认和精神的弘扬传播。长春市委和各级党史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注重发掘这一特别的红色资源,积极回应社会各界期待。2022年10月,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命名了一处“尚志林”,使长春市增加了一处缅怀抗日先烈民族英雄和党史教育的地方,展现了长春这座城市崇敬英雄的爱国情怀和革命传统。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等地的党史工作者、抗联老战士后人、赵尚志亲属都予以关注,多批次人员来长春市相关遗址地吊唁。

  赵尚志在长春的奋斗足迹和传奇故事,是我们的红色资源和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勇担使命,攻坚克难,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长春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对标先辈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为创造历史新伟业、擘画复兴新蓝图注入红色动力,不断增强全市人民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志气、骨气、底气。紧紧围绕长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三强市、三中心”战略目标,深入推进“六城联动”“十大工程”等重点任务,勇敢扛起吉林省会城市“一主”担当,加快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为开创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共长春市委党史研究室)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器以藏礼”的青铜匜

下一篇《聊斋志异》手稿是怎样被发现和保护的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